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學佛護法,此生無憾—賴素珍菩薩

學佛護法,此生無憾

專訪榮譽董事賴素珍菩薩

賴素珍菩薩在一個寒風細雨的早晨如約來受訪,穿著一件粉紅色的外套,看起來精神奕奕。因聯絡時有提到想訪談的大綱,師姐顯然認真的回顧自己人生與學佛的經歷、寫了大要,坐下後即侃侃而談。

因緣具足,得以親近道場
賴師姐1950年代末長於員林,家中雖有些山林農地,但家族重男輕女,堂姊妹大多沒上學。師姐想上學,掌管財務的阿嬤卻不給學費,師姐乃自己半工半讀讀完高中夜校,畢業後在叔叔開的皮包工廠工作。

婚後,同修考上國際商業銀行,他希望下班後有晚餐吃、有人照顧子女,所以師姐全心當家庭主婦。師姐勤儉持家,省錢加貸款買房、換房,同修感激她眼光長遠,讓全家不用如他小時常因房東收

回租屋而被迫搬家。同修後來常被銀行調到各國分行服務,為了不中斷孩子的學業,師姐留在臺灣自行帶養孩子,寒暑假才出國探親。後來孩子長大較不需要隨時照顧,同修又常在國外,師姐才有時間能夠走出家庭,接觸道場。

喜聽梵唄,樂當義工
師姐有因緣到板橋體育場參加拜懺法會,聽了梵唄非常感動,後來去離家較近的三峽普賢寺參加法會,因此當了該寺所辦「懷仁教養院」的義工;這個教養院收容二至十八歲的重度智能障礙兒童,需要很多人力。2000年板橋區召委黃秀月菩薩的妹妹邀師姐去參加共修處灑淨49天大悲懺法會,遇到另一位菩薩接引師姐去農禪寺參訪,並建議她參加幾天後的皈依大典,師姐因此在農禪寺皈依。

皈依後,師姐到接待組當義工,因都開車來值班,常應急接送法師與臨時需要就醫的信眾。法鼓山落成後,常宗法師請師姐到山上保健室值班;後常宗法師當法青會舉辦初階禪七的總護法師,也將師姐帶著學習。師姐說那段時間學到最多,認為常宗法師是她學佛路上的貴人。之後除保健室外,常報名當各種活動的義工,包括清洗浴廁、上下行堂等等,都是全新的學習,做得很歡喜。

多元參與,在學習中成長自己
2006年師姐第一次參加禪二,腳痛到不敢再去,後因常宗法師的鼓勵才報名禪七,期間深感師父的講經說法都是精髓,現在常鼓勵朋友們去禪修,心安定了才真聽得進師父說法,老實學佛。師父說打一次七要護一次七,這樣禪七才不會有障礙,師姐因此開始當禪七的外護義工;第一次在法師示範下克服緊張,安定幫參加禪七的法師打菜。師姐說自己的心與行動常無法合一,但透過禪修活動的薰習,現在切菜就是切菜、心無旁騖,因此師姐深深感覺作義工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後來師姐感覺年紀漸大,長時間開車(有時一天內山上、台北來回幾次)身體有點不堪負荷。板橋區召委請師姐回來當地區長青班的關懷員,師姐因此報名上長青班,再當關懷員。接著又上了快樂學佛人、福田班與聖嚴書院的佛學班;佛學班三年還拿到全勤獎。另外各分院共修處的各種講座或特別課程,師姐只要有機會就去上課;加上師姐聽到梵唄就很歡喜,所以梁皇寶懺、水陸等法會共修也都積極參與。豐富的課程學習讓師姐體會到:法鼓山除了是佛教道場外,也是教育天堂。

從聖嚴師父開示中得到啟發
師姐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讀書,有機會就看師父開示,加上活動開示中學習師父的智慧,對生活很有幫助。她舉了幾個例子:
「大修行者能代眾生消業嗎?」在師父的《學佛群疑》看到這句話,讓師姐破除從小習慣的迷信作為。以前碰到困境會試圖用卜卦、改運、收驚等民間信仰的方式來解決,現在有人邀去卜卦等就完全不感興趣。

「償足自停」,這是聽師父講《楞嚴經》時聽到的。師姐娘家重男輕女,父親往生後遺產只分給兄弟,兄弟卻常向師姐借錢、借房或要求幫忙作保等。後來大哥車禍去世,大嫂要賣掉分給大哥的房子,同住的母親很擔心自己無住處,同修因此買下這房子給母親住。師姐說之前會感到哀怨,為何兒子可以讀書、分財產,女兒都沒有,最後卻要照顧母親?待聽到師父說「償足自停」後豁然開朗!到母親往生後,自然就很少跟兄弟家互動,師姐認為這是欠兄弟的債還清了。

看見需要,發願當榮董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師姐說她學佛前很愛逛街買衣服等,學佛當義工多年後,慢慢體會師父這話的意涵,現在常會問自己「真的需要嗎」?覺得只要有衣服穿就可以了(師姐指指身上的衣服說:這件已經穿了十幾年了,還是很好穿)。另外也學著斷捨離,用不著的衣物與東西,無論有多名貴或喜愛,都可以轉送他人或回收,不再受物質慾望的束縛。

師姐剛接觸法鼓山不久,板橋召委就問是否願意捐榮董?當下就想:學佛為何要捐一百萬?參加體系活動後,發現所有活動與課程都免費;在天南寺當禪修活動報到義工,發現禪眾們隨喜的金額實在不多,就開始想寺院的開銷要如何維持?上山時又發現工程常隔了一段時間沒有進展,聽菩薩說可能是資金不夠......這些因素讓師姐發願當榮董。沒一次認捐,是因同修擔心師姐勤跑道場會被騙,分期可以避免讓同修起煩惱。2015年她圓滿榮董,2018年母親往生,再發願以母親的名義捐一個榮董。

布施有福,家人共學善法
師姐的同修雖是白手起家但絕不慳吝,給的家用也完全讓師姐做主,師姐因此可以省吃儉用來護持道場或捐助需要幫助者。同修雖然看著師姐跑道場二十多年,卻一直沒因緣入門,現在偶而會載師姐去共修或當義工,卻不願意踏入寺院。師姐常刻意將師父的書放在同修很容易看得到的地方,這些年來他的觀念漸漸改變。師姐接受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頒發榮董聘書,同修事後看到照片,還問為何沒邀請他去參加典禮?師姐很清楚同修學佛的因緣尚未成熟,不想強迫他。師姐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已經結婚生了兩個外孫,她也不強迫兒女學佛,但常給他們布施有福、行善快樂的概念,還在預立遺囑中交代兒女:她往生後火化植存法鼓山生命園區,省下的葬儀費透過法鼓山捐給需要的團體,尤其需要協助就學者與弱勢團體;也交代兒女學習知恩、報恩,有機會就幫助眾生。

志業家業圓滿,此生無憾
賴師姐對體系內活動的全方位參與,在信眾中應該算是少數;家人佛門因緣雖尚未具足,但行善概念已經建立。師姐說她對此生非常滿足,家庭美滿,又在體系內學到很多想要學的東西,就算現在離世也沒有遺憾。

(採訪/張淑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