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從自心淨土到人間淨土~信、願、行—蔣惠鈺菩薩

從自心淨土到人間淨土~信、願、行

專訪榮譽董事蔣惠鈺菩薩

一念生起 廣結善緣
生命往往有很多的偶然,看似不經意,卻帶領著人們一步步編織自己的人生地圖。惠鈺師姊回憶自己大學畢業後在台北工作,一次返回故鄉宜蘭,在家附近看見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廟宇,年久失修,一個念頭升起,回家與男眾老菩薩提是否可以將這廟整修一下,讓附近的長者有個寄託、聯誼之處。父親是位樂善好施的菩薩,當下非常歡喜、贊同,之後即為這個廟宇成立管理委員會,募款重建。這座廟現在不只是當地菩薩的精神寄託,不時也會有菩薩們從遠地搭遊覽車來參拜,每次回家經過,看見長者、鄰居在此聯誼,內心感覺非常溫暖歡喜。

因緣際會 皈依三寶
孩子讀小學時,因導師是另一佛教道場的義工,惠鈺師姊開始接觸佛法,並參與募款,後來為了孩子就學而移民加拿大。

初到溫哥華,在一位台灣朋友的邀約下,曾到法鼓山溫哥華道場參加兩次的讀書會。道場很莊嚴、殊勝,義工菩薩們大部分來自台灣,很親切,很有回家的感覺。但去道場兩次後,這位朋友回台灣了,也斷了去法鼓山溫哥華道場的線,那時對法鼓山的印象不深,但對山徽特別有印象。

一次在去造訪其他道場途中,因車子一時開過頭,在回頭尋找時,看見法鼓山的山徽,這似曾相識的印象引起了她進入參訪的動機。當時已是傍晚時分,義工菩薩熱情招呼、邀約參加晚課。第一次參加晚課的感覺很殊勝,兩週後,她再次去道場參加活動,活動結束後,義工菩薩邀請她參加即將舉行的佛誕節活動,並說當天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會親自主持皈依大典。

惠鈺師姊當下提出心中的疑問,皈依後需要做什麼功課?義工菩薩解說,皈依的意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皈依後要修持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惠鈺師姊回憶自己當時很直白的反應:「在加拿大就是要喝紅酒的,煮菜也要用酒,那該怎麼辦?」義工菩薩巧妙地回答:「喝酒可以,不要喝醉就好,慢慢改。」剛好在附近的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聽到後就說:「皈依其實很簡單,就像我們上大學要先去註冊,你學佛就來註冊,就這麼簡單!」就這樣,104年的5月,惠鈺師姊報名參加皈依大典,正式成為佛弟子。

出坡體驗 放下自我
惠鈺師姊分享在溫哥華道場因信眾相對於台灣不是很多,因此與法師、義工菩薩們都很親近。她有位朋友的同修是外國人,假日也會去幫忙割草、澆水,讓她覺得佛法的力量無邊,沒有中外之別,大家都能受益。有一次去參加法鼓山的追思祝福法會,讓她體驗到整個追思祝福的流程,不僅簡樸、莊嚴,也讓生者、亡者兩相安,非常殊勝。法會圓滿後,需要出坡,當時她內心疑惑著,出坡?岀坡要做什麼?法師解釋,岀坡就是幫忙打掃。當時因身段尚未放下,心想最好不要去洗廁所,結果當日的任務就是清掃廁所。經過兩次洗廁所的體驗,她調整了自我身心,不僅把有形的廁所洗得乾淨,自心也像清除垃圾後的明亮一般,讓她學習到縮小自己,修正自己的習氣。

104年末回台灣後,在同修宋後宜社團的好友林茂林菩薩的接引下,惠鈺菩薩陸續參加讀書會、聖嚴書院佛學班、福田班、自我超越營…等,繼而在長青班擔任關懷員,2021年更報名參加禪學班。她的精進用功令人讚嘆!

自心反觀 慈悲喜捨
學佛之後,惠鈺師姊覺察到自己更能反觀自心;透過禪七的過程,慢慢發現內在的自己,如何喜樂的與人相處及獨處,從中更深一層的了解,什麼是慈悲、智慧。例如:男眾老菩薩臥病20年,女眾老菩薩對於子女既要忙工作又需照顧父親,深覺不好意思。惠鈺師姊則以佛法觀念讓女眾老菩薩了解,父親受苦是讓子女們體會健康的重要性、並讓手足更融洽的分擔養育之恩,這些是子女應該要感恩的。而後於水陸法會時誦經迴向,祈求佛菩薩慈悲加被,如果有機會康復,就讓父親身體安康,如果因緣已盡,就讓父親離苦得樂。誠心總能得到佛菩薩的感應,就在水陸法會圓滿十天後,她的父親安詳往生。

認捐榮董 法喜充滿
是甚麼因緣成為法鼓山的榮董呢?惠鈺師姊說,之前因接觸過其他道場,看到很多人布施好像是為了名,因此對布施並不積極。然而這一兩年的疫情,整個大環境、人的互動都受到很大影響。有一天在誦持《金剛經》時,經文的「布施」盤旋腦海,想起疫情期間,信眾不方便到道場,但道場的基本開銷不會減少,因此,心底燃起積極護持道場的念頭。在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對的,是關心道場弘法利生的工作沒有停止,但現實開銷卻是存在的,因此,除去心中故有的印象,不再罣礙外在的名。行善最樂,轉個念,用平常心看待不平常的事,感覺到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情,因而法喜充滿。

自心淨土 片片淨土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惠鈺師姊不但自己與同修一同親近法鼓山,也積極善巧邀請好友們一起來接受佛法的薰習。她認為,在學佛的道路上,同參道友的互相勉勵非常重要,大家一起精進,就像一堆很旺的炭火,如果把其中一個炭火拿走,這個炭火一下子就會滅了。勤修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調伏自己是影響他人的第一步。佛法的好一定要自身先體驗應用,分享出去才有力量。信、願、行,從自心淨土起修,讓佛法的好透過一片片小淨土的建立,進而推廣成爲一片片大淨土,那麼淨土就在人間。

(採訪/曾美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