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我能做什麼?—葉哲宏菩薩

我能做什麼?

專訪榮譽董事葉哲宏菩薩

多次在農禪寺水月道場舉辦的讚佛、拜懺、救拔先亡離苦、利樂眾生的七天梁皇寶懺總功德主行列裡,看到葉師兄年輕帥氣的身影。

葉師兄不但拿到美國建築師執照,也取得房仲經紀人執照。我不禁好奇:一個在海外接受西式教育的年輕人,是什麼力量讓他願意匍匐佛陀腳下?

父親接引我親近法鼓山
父親的關係,小學三年級時,我與父親公司同仁,集體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當時對於皈依這件事,並沒有留下特別印象。

台灣美國學校畢業後,我負笈至美國南加大就讀建築,2004年學業告一段落回到台灣,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習承接建築事業,心想多少

可為父親分擔經營煩憂。時間許可也酌情參加法會、瑜伽焰口等佛事,談不上對佛教有什麼深入的認識。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動盪了台灣的營建業,當時很多台灣建設公司受到波及,財務發生困難,甚至結束營業,我看著父親用師父教授的四它,堅定地度過難關,感覺到佛法不只是宗教,更是領導心靈的哲學。幾年後,父親投資的大樓轉手獲利,讓我了解到賺錢不只是個人的努力,還要各方面因緣具足。

如何在企業經營和佛教之間找到統一?
佛教和企業經營盈利是不是矛盾呢?這個困擾我許久的課題,在我閱讀在日本被譽為「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稻盛和夫暢談自己皈依佛教的意義:磨練靈魂,提高心智,賺錢只是順便的事情。

在稻盛和夫眼中,人生就是磨練靈魂、心靈的道場。佛教認為要想自己獲利必須造福他人,教導人們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讓他人得益。

83歲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來台分享人生與經營哲學,強調利他行善、時時感謝就是成功的祕訣。利他行善有強大力量。

我深受感動與啟示,終於在企業經營和佛教之間找到了統一,在佛教的世界裡沒有對立,任何事情都是統一的。

菩薩戒的感動
我們家很早就已是榮董家庭,受到父親跟退居方丈果東法師的鼓勵,我報名參加受菩薩戒,菩薩戒是生生世世的事──「一戒永受」,受戒時我感受到無以名狀的感動!再次深刻體悟何謂菩薩行?利他為第一。

受戒後我看事情的角度起了很大的轉變,少了自我,開始能客觀地從他人、從社會看到事情的本質。

我也從參加水陸法會中觀察到「無常」,經常勉勵公司同仁把今天的事做好。感謝老天爺給我比別人好的機緣,我告訴自己應該更努力,創造更多利益,分享大眾,造福人群。

我能做什麼?
目前我經營的事業分三大區塊:飯店、文創園區與產後護理中心。

做為「嘉義亮點旅店」創辦人,我嚐試將城市最深刻的記憶融入設計語彙之中,「嘉義亮點旅店」在空間設計中融入木材、鐵道等特色,以現代、摩登的手法來詮釋「木材之都」的發跡。鑒於嘉義地區就業情況並不好,薪資水平低於其他地區,我希望改變此種現況,除提高員工薪資,也加強員工教育訓練,提升服務品質,用好的口碑吸引旅客回流,在陸客總體衰退之際,旅店還維持七成以上住房率,真的有願就有力。

嘉義文創園區,由我當董事長的新嘉文創公司與政府單位簽下委外租用合約。希望將來能以園區為文創人才培育基地,發展聯合品牌,打造嘉義特色的文創精品。

鑒於國內醫療水準十分高,有不少海外人士特別回國待產,台灣社會也趨向少子化,因此公司決定跨足健康服務事業。第一步打造了嘉禾產後護理中心,未來還會成立抗衰老養生中心,希望全方位滿足社會需求;抗衰老中心將邀請台大醫療團隊進駐,讓專業人士為民眾服務。

當念無常,慎勿放逸
台灣有好的機會,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願意留在台灣,為美好的未來一起努力創造?是我經常思索的課題。我也謹記師父的「四安」: 安心、安身、安家、安業。除經營事業外,盡量將時間留給家人和孩子們,畢竟童年只有一次。

最後我想分享〈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生命無常,人生苦短,應把握現在,發願好好修行。阿彌陀佛!

(採訪/劉美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