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熱誠踏實赤子心 勤修菩提—陳瑞賢菩薩

熱誠踏實赤子心 勤修菩提

專訪榮譽董事陳瑞賢菩薩

六月,法鼓山上法師結夏安居,瑞賢菩薩駐山42天擔任義工,護持醫護及環保,堪稱文武雙全的發心大菩薩。下山後,終得抽空接受榮董會採訪。

法鼓山的大菩薩,全家都是大護法
瑞賢菩薩的學佛路程,可說是在平順中法喜滿溢!她直言,得入佛門很慶幸,沒有迂迴,直入正信的道場。與佛結緣的記憶極為深刻,早年徬徨不安時,跟隨兄嫂參加農禪寺星期六的念佛共修,那段期間讓她體悟到佛法的不可思議,真正得到了佛的法喜與心的安定。為了參加念佛共修,在屏東來義衛生所上班的她,常常星期五下班後舟車轉搭,往返屏東、台北,也不覺身心疲累,就為了歡喜參加農禪寺的念佛會。1987年瑞賢菩薩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成為正信的佛弟子,她的四眾編號是8000800,幸運號碼落其身上!

潮州共修處兄妹開先鋒
參與農禪寺共修念佛多年,在聆聽聖嚴師父開示,體悟到身心安定寧靜、法喜充滿之餘,內心也興起「引介佛光照耀南屏」的念頭。1991年大哥照興等菩薩提供經費添購設備,眾緣和合,首在賴金葉師姊的瑜珈教室成立共修處;同年11月陸續開辦多期的初級禪訓班,恭請果舟法師、果鏡法師等蒞臨指導。期間,瑞賢菩薩也運用她在農禪寺學習的經驗,帶領念佛共修。自此之後,除非大型活動,她已極少奔波往返南北了!

佛法難聞,明師難遇,因緣俱足下,感恩聖嚴師父1995、1998兩度南下,於潮州高中舉辦精彩的心靈環保講座,讓屏東信眾得以聆聽師父的智慧法語,體悟師父建設人間淨土的大悲願心。30多年過去了,回想當年草創點滴,能和善知識參與共修處的成立,真是人生美好的經歷。隨後的幾任副召與地區菩薩們共同持力道場,在孫明理召委任內,2013年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共修處。

隨師海外行,師恩終生難忘
跟隨師父參加「法鼓山農禪寺一九九三年大陸佛教聖跡巡禮團」的成員共計113名,瑞賢菩薩在團隊中擔任隨團醫護。她自備藥品,多次在藥石後為師父注射點滴補給營養,以儲備隔日巡跡行程的體力。能近距離隨師行腳,此生無憾!

談起這段雖疲累但無比精彩的旅程,瑞賢菩薩讚歎師父的願力與耐力。當年的大陸無論是經濟或基礎建設都相當落後,雲南地處西南,開發更晚,其中巡禮雞足山,真是一段艱苦難忘的旅程。此處有虛雲老和尚在65-80歲之間朝禮雞足山、重修雞足山的事跡,非常感人,師父帶領大眾巡禮雞足山,是對大師的景仰。老和尚不畏辛勞,積極重建祝聖寺、復興古道場的悲願,在人們心中永遠光芒萬丈。師父也藉此勉勵參與巡禮的信眾們,對法鼓山的建設要充滿信心和願心。

猶記巡禮雞足山那天,驅車10多小時後,天色已暗,只能摸黑入山。山路路況不佳,到達半山腰祝聖寺前,兩部巴士都陷入坑洞…..。待排除狀況,抵達時已是午夜12點,眾人皆已十分疲累。巡禮行程沿途備受考驗,爬高山、騎馬,每日行程緊密,師父身軀瘦弱,卻有著強大的意志力,偶受風寒的師父仍堅毅地走完全程。在師父的身旁,特別能感受他的慈悲,對逆境的平和看待,與堅強的願力。

與師相處,美好點滴歷歷在目
1994年四月隨師父到美加弘法,溫哥華大哥家馬路邊的櫻花正盛開,滿地的櫻花瓣,美得有如人間仙境。瑞賢菩薩玩興一起,捧起掉落的花瓣往空中揮灑說:「師父!天女散花囉!」,師父笑笑的對瑞賢說:「調皮!」。當聽到瑞賢菩薩這段分享時,我忍不住揣想師父說出「調皮」這兩字的表情和模樣,師父在莊嚴的行儀中也有著赤子的笑容,我閉上眼睛,回味師父溫暖的笑容,突然好羨慕瑞賢菩薩,她的天真個性到現在都沒變。

歷年來,師父美台兩地弘法忘軀,體力透支,身體非常疲累,1991年在護法會長楊正菩薩與廖雲蓮秘書的安排下,特別到照興菩薩家的山上靜養數日。猶記當年只有4、5歲的法行會長王崇忠的女兒王子棻,跟師公說她會背四眾佛子共勉語,他們隨即安排姪子女們在師父面前排排站,輪流背誦四眾佛子共勉語,師父顯得特別開心!當年的小小孩們,如今皆已為人父母,憶當年歡樂景像歷歷在目,實在難忘!

遇挫折,師父法語著作最受用
瑞賢菩薩分享,生活中的考驗從來沒有少過。在原民鄉服務的過程中屢遭排擠、陷害和誤解,還好有佛法就有辦法,正行不怕歪道。因爲佛法讓心得以安住、寧靜,心有依歸,讓生活找回原動力,多次與以前的同事相聚、電聊,她們都懷念以前,感嘆還是具慈悲、有同理心的瑞賢阿長最好!

師父的〈菩薩行〉,是非常受用的法語,也是她每天定課開經布掀開之前必誦的功課。「如何成佛道,菩提心為先。何謂菩提心,利他為第一。為利眾生故,不畏諸苦難。若眾生離苦,自苦即安樂。發心學佛者,即名為菩薩,菩薩最勝行,悲智度眾生。」師父清楚說明菩薩的定義和行門,這十二句法語深深感動了她。在解行中,當一個嬰兒菩薩,有願就有力,隨喜師父的理念,在人間實踐師父暢導的菩薩行。瑞賢菩薩說,每次讀誦,心就能頓時柔軟,所有的委屈都化成力量,對逆境欣然接受。

提起師父的著作,瑞賢菩薩說《禪與悟》是最令她感動的一本書,值得細細品味。師父說禪的思想是豁達、開闊、明朗的人間清流,也是簡樸、自適的安心方法。放下自私、自慢、自我枷鎖,才能海闊天空、任運飛翔。在〈禪與纏〉篇中領悟到,用禪法在生活中,纏的問題是苦,苦是煩惱,習氣是累世的糾纏,藉由禪法的修行,除卻纏縛有受皆苦的繩索,是此生重要的功課。師父的書是邁向智慧人生的指南,終生受用。

法鼓山是如來的家,也是心靈的家
瑞賢菩薩感嘆初發心易起、恆持力不足,退休後陪伴媽媽南北居住,少於共修,2020老菩薩以99高齡圓滿這一期生命,往生淨土,植存於金山生命園區,響應師父的自然環保(目前已有6位親人皆植存於此)。女兒也已成家立業,之後的生活再了無掛罣。這兩年多欣喜線上共修,並投身更長期的法鼓山義工工作,致力於菩薩行!

在各地紛紛成立道場後,當然需要在地菩薩們的維護,而龐大的法鼓山是四眾的如來家,是心靈的家鄉,所提供的大福田,更需要大家來種福、來培福。法鼓山天天都有義工需求,期盼大家隨時發心、歡喜奉獻。

「以菩薩行為目標,利他為第一,為利眾生故,不怕諸苦難。用這樣的心情,過未來的日子。」說著說著,瑞賢菩薩歡喜地笑了。

(採訪/賴寶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