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上善若水,柔軟的力量—王詠秋菩薩

上善若水,柔軟的力量

專訪榮譽董事王詠秋菩薩

楔子-每年冬季返鄉的候鳥
因為經營貿易公司,多年來王詠秋菩薩是穿梭在兩岸三地和世界多國之間的空中飛人,認真算起來,她在他鄉的時間遠多過待在家鄉的時間。可是每年到了年末,她一定回到故鄉麻豆,到母校麻豆國小和麻豆國中親自頒發獎學金給學弟學妹,並且請他們吃飯。王菩薩不僅僅是金錢上支持家境清寒的學弟學妹,她更重視他們的人格養成,所以她堅持每年一定要回來和學弟學妹見面,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瞭解他們的現況。王菩薩說:只是給錢並不夠,還要給他們情感的關懷。她希望接受獎學金的學生在感受到他人愛心時,也能學會關懷別人。

化逆增上緣為順緣
談到學佛帶來的改變,王菩薩坦言,過去的自己性子急,在家裡和公司是個脾氣火爆的母親和老闆。學習佛法、親近道場之後,在觀念、待人處事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模式上都有很大的轉變。王菩薩曾經遺憾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忙於拼搏事業,雖然成功的提供給孩子豐足的物質生活,可是母女之間缺乏溫情的陪伴,以致兩個孩子在情緒上曾經度過一段困頓的時光。所幸在親近佛法之後,她學習把佛法運用在工作、生活和家庭關係中,過去強硬的態度轉化為柔軟。她也學會了要隨順因緣,先改變自己。在修正互動的方式後,如今她和孩子的關係像倒吃甘蔗般漸入佳境,能夠彼此關愛、互相體諒;在事業方面,她考慮到每個員工都有一個家庭,所以每次在規劃下一步時,都會做妥善的安排,讓員工有穩定的收入,可以安心工作、照顧家人。

改變的契機,善知識互相成就
王菩薩親近佛法之路一開始並不平順,原因是她當時太忙了!所幸一路有位善知識接引、相伴,這條學佛之路才有了轉機。這位善知識是她的秘書陳秀華菩薩。

起初是王菩薩起心動念想要學習禪坐,然而因為她大多數時間都在中國工作,所以委請在台的陳菩薩替她留意各道場以及開設的禪修課程。而陳菩薩的家庭原本是一般民間信仰,並不熟悉佛教道場,經過搜尋資料後,她為王菩薩和自己報名參加法鼓山的禪訓班,可惜王菩薩實在太過忙碌,一次、兩次、三次雖然報了名都無法如願返台,只好一次次取消。後來陳菩薩把握難得的學習機會,獨自先參加禪訓班,在法師的引領下她深感獲益良多,所以禪訓班結業後開始規律的參加地區的禪坐共修。她謙稱自己功力不夠,不知道怎麼開口與王菩薩分享佛法的好,只能用笨方法,不間斷的郵寄聖嚴師父的著作到中國給王菩薩。陳菩薩心想,有寄就有希望。果然,因緣成熟了,王菩薩終於如願自杭州返台參加農禪寺水月道場落成時舉辦的皈依大典,正式註冊入學,圓滿了成為佛弟子的心願。

如今,學佛的路上兩人互為彼此的善知識。王菩薩笑稱陳菩薩在道場擔任義工時,若有現象現前會讓她生起煩惱心,這時王菩薩會以佛法開解,提醒她對方可能只是執著於他的角度,凡事若能往好的一面看,我們就不會起嗔心;更何況,障礙更能激發向善的力道,增長我們的慈悲心、同理心和包容心,逆緣實則利益了我,我們要感恩逆緣。

師父的言教身教和法師的接引
在師父的法語中,王菩薩深感受用的是108自在語: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以及:以退為進、以默為辯、以奉獻他人為成就自己的最佳方法。

近幾年她參加了禪修營,圓滿了福田班,全程參加水陸法會,也身為榮董會和法行會的一員。她感恩師父創設了這麼莊嚴的道場,讓弟子和信眾得以在其中安心修行。在道場裡,她最難忘的是法師們弘法的忙碌身影,她讚嘆法師們在師父捨報後仍然致力於實現師父利益眾生、推動佛教教育的大願。

加入榮董大家庭
王菩薩的家族內第一位法鼓山榮董是她為了替癌症復發的大哥祈福,以大哥之名捐贈的榮董。而後,她自己和孩子也加入榮董的行列。因為她感受到學習佛法的好處,所以近幾年來,每年都為家人捐贈一個榮董,希望藉此接引兄弟姐妹一同來學佛。她知道家人難度,可是她說就先為他們播下種子吧,靜候因緣成熟,種子就會萌芽了!

(採訪/何釐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