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皎如秋月,照亮護法路─陳如秋菩薩

皎如秋月,照亮護法路

專訪榮譽董事陳如秋菩薩

曾讀《聖嚴法師說禪》,文中有菩薩發問:「無門慧開禪師有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讓人想到,只要心中不計較、不分別,以知足心和平常心過活,就是『日日是好日』。這樣說對嗎?」。聖嚴師父對此開示:「我想是的。有這種心境過日子的是開悟的人。……春天不一定處處是花,但要看有花的地方,孕育百花怒放的心境。秋天雖然蕭瑟,不妨培養如明月一般皎潔的胸懷,心中自然安閑……。」

我認識的如秋師姊,有沒有開悟?我不知道,但在數次與她共列會席、共辦活動的過程中,在她身上隱約可見那明月般皎潔的胸懷,以及自然安閑的心。有她的地方,就有令人感到安心的力量!這力量,或許來自於她處事的周全縝密、待人的寬厚親切,以及不疾不徐的態度;而我相信除此之外,更大部分是來自於她精進、學佛、禪坐、護法所總合出的一種特質。

初見師父,想找地洞鑽進去
大學時期即與佛有緣的如秋師姊,在台大晨曦社時跟隨社團參訪農禪寺,有幸見到聖嚴師父並聽聞開示。她說自己原先只是抱持著來看看的心態,沒想到師父說的每句話都直指核心,句句如針,挑出了她所有的毛病。她說:「印象太深刻了!如果有地洞,我一定會馬上鑽進去。」對她來說,這次與師父相遇的機緣,不只讓她回頭檢視自己,同時也打破她對出家人既有的刻板印象。所以,之後在一場佛學營的演講比賽中,她便以「我對出家人的認識」為題,將那次與聖嚴師父相遇的心得做了演說。這一分享,拿到了第一名,也讓自己與法鼓山的緣連結得更加緊密。

緣起之後,她戀愛了。結婚時,她接引了原是基督徒的同修鄭功賢師兄。至今,兩人不僅在學佛路上互為法眷伴侶;在護法路上,兩人更是盡心盡力!功賢師兄承擔了法行會《法行會訊》的總編工作,不時還要充當榮董會活動報導的寫手;而如秋師姐則忙於北四轄區副轄召及榮董會會本部成長組的工作。他們雖分頭為事業和志業忙著,但每天都會完成各自的早、晚定課,而學佛護法,也成為他們家共同的話題。

落實教育與關懷,有佛法就有辦法
外文系畢業的如秋師姐生下老二之後,因為覺得有媽媽陪伴成長的孩子才幸福,毅然辭掉貿易公司的工作回家帶小孩,在老二上幼稚園中班時才重回職場。而重回職場的她,轉了一個大彎,成為國小「特殊教育」的老師,同時也成為新北市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

身心障礙的孩子,從智障、自閉、情障、腦麻到罕病…,身心所展現的狀況特別多、也特別複雜。在陪伴這些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她說:「因為學佛,所以體認到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有他們的任務,就好比《法華經.普門品》的觀音菩薩現三十三種身分一樣,這些孩子為我們示現了不同的身分,來教導我們學習、成長,他們是我們的菩薩。」這樣的信念,再加上持續打坐的習慣,讓如秋師姐的心能保持在安定當中,所以更能發揮愛心與耐心去幫助孩子們找到優勢,發展潛能。這正印證了聖嚴師父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也體現了「只要心安,就有平安」的真諦。

從心做起多培福,串連護法因緣
如秋師姐成為榮董,是在法鼓山榮董邁向2000的時期,當時她在地區參加讀書會、共修,也擔任勸募會員。她說:「當時,召委呼籲大家一起來護持,我想:我認同法鼓山的理念,也肯定這個提昇人品的團體,再加上師父給我們的法那麼的好,我們理當盡力護持,讓這個團體更好!所以我算一算,就以分期方式成為預約榮董。」而在如秋師姐圓滿榮董後,一向注重社會公益、護法甚篤的鄭師兄也發願護持,成為他們家第二個榮董。

在忙碌於家庭和工作之餘,如秋師姐承擔了北四轄區副轄召及榮董會會本部成長組副組長的職司。她認為找對人、適才適所,讓他們發光、發熱是很重要的,而她依循的原則,就是師父在《方外看紅塵》中開示的:隨順因緣、掌握因緣、創造因緣。她說:「因為學佛,理解了因緣果報,理解了只要盡一切善緣,如果不成功,就是福報不夠;那就放下,再去多培福。」這樣的心念讓她變得更積極,但也懂得不執著。

在接引菩薩護法的路上,如秋師姐發願要當一顆小螺絲釘,去連結更多護法因緣。如果能連結更多的人,那法鼓山提昇人品、建設人間淨土的境界就不遠了!且讓我們從「心」做起,從培養那如秋月般皎潔的胸懷,以及自然安閑的心開始吧!

(採訪/卓俐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