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菩薩道上比翼精進,菩提座下同心同願─林秋鋒、蘇春滿菩薩賢伉儷

菩薩道上比翼精進,菩提座下同心同願

專訪榮譽董事林秋鋒、蘇春滿菩薩賢伉儷

走進林秋鋒菩薩、蘇春滿菩薩的家,小康之家的裝潢,小小的餐桌就在廚房旁,客廳外大約一坪的陽台,巧妙改成密閉空間,成為莊嚴的佛堂,地上放著地鐘,看得出來夫妻倆的生活深深浸淫在佛法中。很難想像,小康之家,竟然成就了5名榮董,聖嚴師父曾說:「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這句話在林秋鋒菩薩及蘇春滿菩薩這對賢伉儷的身上,全然印證。

身形嬌小勁瘦的蘇春滿菩薩,笑笑地說:「跟很多人比,我真的沒什麼錢。可能因為我傻傻的、不怕死,對自己我可以很省,但在佈施方面,我很能夠捨。」民國7、80年時,台灣經濟起飛,蘇春滿菩薩當時賣過男裝、女裝,月薪高達4、5萬,對很多人而言,收入極豐。善根具足的她,有天在電視上,聽到如本法師開示:「在賣衣服,明明對方穿了不好看,但是為了業績,妳說好看,這其實也

是造業。」這句話重重捶擊到蘇春滿菩薩,未久,她毅然決定請辭百貨銷售的高薪工作,回家當家庭主婦。當年,同修林秋鋒菩薩尚未創業,一個月2萬多的薪水,要養一家五口。

求法心切的蘇春滿菩薩,是個「不安分」的家庭主婦。常常同修前腳出門上班,她就背著六個月大的小兒子出門,到道場聽經聞法、朝山禮拜,每天傍晚前趕回家燒菜煮飯。民國82年,她有次因緣際會到農禪寺打坐,但因兒子尚在襁褓,恐干擾大眾,無法繼續前去,當時她發了個願:「我還會再回來。」又有一回,妹妹聽說有座殊勝的觀音道場,便偕蘇春滿菩薩前往。「去的當天雷雨交加,道場又在山上,我妹妹開車技術又不好,真的很可怕。我們在大雨中跋山涉水才到山腰上。灰暗中,看到一尊好莊嚴的觀世音菩薩就在我眼前,當下,我也告訴自己,有一天我還要再來!」這尊觀世音菩薩,就是現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裡的開山觀音。因緣峰迴路轉,法鼓山開山選定了金山這個地方,而蘇春滿菩薩也繞了南部、中部的道場後,在法鼓山安心修行,還帶進了同修林秋鋒菩薩一起耕種福田。

「我很慶幸法鼓山開山、農禪寺改建、天南寺籌建,我都有參與。這些過去的事情,就像一齣齣短劇,演完了,我就下台一鞠躬。」開建設公司的林秋鋒菩薩,在朋友眼中是個董仔,但很多法師、師兄姊都叫他「鋒仔」菩薩。許多法鼓山北部工程,都曾有鋒仔菩薩開著挖土機的身影。過往,有時他一個人做不來,還請1、2個工人一起趕工,當年油價在高點,光是幾台挖土機的油錢,每月就要10萬塊!在法鼓山當義工多年,林秋鋒菩薩從未設定自己只能做什麼,「事情有別人做,我就邊看邊學習,沒有人做,我就來做。」解行並重的林秋鋒菩薩,每年農禪寺的梁皇寶懺、總本山的水陸法會、天南寺的水懺,他都儘可能抽空「充電」,《地藏經》、《阿彌陀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他早會背誦,勇猛精進,令人讚嘆。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是蘇春滿菩薩學佛多年的心得。「做義工時,當然也會看到一些不太恰當的言行,這些都是我的鏡子,我都會問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習性。學佛就是要懂得改變自己,這樣生命才是真的受到佛法的滋潤。」透過義工消融自我的林秋鋒菩薩,開玩笑說:「法鼓山就像自己的家,不會想要求什麼,平常做義工反而沒有什麼開銷,以後我老了,就賴在這裡吃三餐。」修行這件事,他拿起了手機妙喻:「連手機的四角都愈做愈圓,這樣才不會一摔就破!」透過修行,林秋鋒菩薩及蘇春滿菩薩在菩薩道上共學精進,同心同願,不僅圓融自我也圓滿生命。

(採訪/施心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