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面對死亡的坦然—邱再興、張麗華菩薩賢伉儷

面對死亡的坦然

專訪榮譽董事邱再興、張麗華菩薩賢伉儷

與邱再興師兄賢伉儷相識甚久,知道師兄對生養自己的台灣這片土地,始終有一份根深蒂固的摯愛;也知道師兄是台灣科技產業的先驅者,當前許多科技大老,都曾與師兄創辦的公司一起共事過,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光寶集團董事長宋恭源等人,他們皆十分敬重師兄的處世為人。但對邱師兄伉儷學佛心路歷程,卻不甚了解…。

生活快樂的人
1940年出生於基隆的邱再興師兄,家境並不富裕,年少時曾經打過各種零工,憑藉過人的聰明與努力,一路完成台大電機系學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碩士學業,更榮耀獲頒國立交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邱師兄的生活理念與生命態度,邱師兄說:

「在這個行業裡,我不算真正賺到很多錢的人,但我認為錢夠用了,決定把一部分的錢拿來設立美術館、基金會,我不是科技業最有錢的人,但應該是這個行業裡少數過得快樂的人。」

1990年,師兄成立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1998年獲頒文化部第一屆文馨獎。隔年創立鳳甲美術館,該館以收藏質量精美、數量超過500件蘇繡、湘繡而聞名海內外。

佛法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1980年代後期,邱再興師兄偶然閱讀了弘一大師傳,非常驚訝出身天津大鹽商,還兼營銀號、家財萬貫的李叔同先生,年輕時即東渡日本留學,鑽研美術與音樂,所填詞命名的《送別》一曲,膾炙人口,傳唱百多年經久不衰,名震一時!卻於三十九歲那年,投禮了悟和尚為師,出家於杭州大慈寺,法名演音,號弘一。

師兄困惑於佛法的魅力究竟是什麼?竟然可以讓家世非凡、生活富裕、聲名正盛的李叔同居士選擇出家皈依佛門?

我們是榮董家庭
取自素食商家結緣書—《正信的佛教》,閱讀後,師兄驚訝於該書內容迥異於往常認知的佛教。師兄也嘗試用數學運算推求業力,卻了不可得!佛法真是太博大精深了!

1995年間,屬法鼓山重量級大護法的扶輪社友—王景益菩薩,推薦邱師兄參加第13屆菁英禪三,禪期甫結束,師兄立即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

有一段時間,法鼓山辦公室與師兄設立的鳳甲美術館是上、下樓層關係,地利之便,師兄得以經常與師父見面,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親近法鼓山,也長養了師兄對佛法的信心。

師兄精進遍覽師父等身著作,深入淺出的話語,如《108自在語》、《四眾佛子共勉語》等,方便普羅大眾受用,最是令師兄佩服與讚嘆!師父也曾經交辦邱師兄多項任務,卻因福德因緣不具足而無力承擔。驟然聽到師父往生,邱師兄表示對師父真有說不出的痛惜與更多的慚愧。邱再興師兄全家都是法鼓山榮董會成員,是典型的法鼓山榮董家庭,目前與同修兩人生活作息簡單而忙碌,經常討論美術館的經營與接待訪客。

面對死亡的坦然
人生並非全然順遂,2001年邱師兄舉家赴德國旅遊,順道採購娶媳婦所需物件,旅途間其元配夫人驟然去世,讓師兄傷痛不已。幾年後,獨生女兒或許過於自我苛責於母親的往生,也無預警的生病往生;未幾,師兄身體健康也出了狀況,四年前還因罹患肝癌動了手術。

住院期間,師兄帶兩本佛經—《金剛經》、《阿彌陀經》,陪伴自己度過最辛苦的時光,每天晨昏各誦一遍。剛開始實在是看不懂,曾經請教謝清俊教授。經文努力看,雖然勉強可以讀下去,但只是看懂每一個字,經文旨義其實是一知半解!去年發願希望能深入瞭解《金剛經》,從唯識學切入來做了解,終於有所領悟,是近幾年學佛最大的收穫。

四年來師兄精進研讀《金剛經》,頂禮佛法僧三寶的恭敬心也大大提起,心情較生病前開朗許多。每天持誦50遍〈大悲咒〉、一部《金剛經》、一部《阿彌陀經》,告訴自己定課絕不可少。漸漸懂得因緣法,總將每一天,當成是生命的最後一天,看淡生命,生活平靜。佛法本來就是教大家離苦得樂,人生錯綜複雜、起起落落,人老了最恐懼的莫過死亡,了解佛法後,明白死亡不必恐懼,平常心對待死亡,時時面對死亡,交代好身後事,準備隨時熄滅生命之燈,祈求死亡時了無遺憾!

幾番嚴酷面對生命無常,邱師兄深刻反思:自己可能來日不多,希望能盡力做更多的公益活動。決定再次接受國家藝術基金會邀請出任董事,也應聘承接很多基金會董事職務,如公視、華視、吳三連基金會等,須經常出席會議、研讀開會資料,雖然忙碌,但是忙得很快樂。

學佛可得神通嗎?
張麗華師姐歡喜分享參加第23屆菁英禪三時師父幽默的開示。
師姐回憶禪期時是用影片觀賞師父精彩開示,師父現身幽默的說:「影片中的師父講得比我好,大家仔細聽他講!」又說,佛教是不講神通的!曾經某次師父搭乘飛機旅途中,巧遇修瑜珈行者暢談修行可以得神通,師父幽默的問:「那您為何還要搭飛機?」贏得滿堂會心一笑。

法鼓山是寶山
師兄賢伉儷鼓勵大眾有機會要多接觸佛法,將佛法當成生活指導,可以生活得更美好。也分享用「少欲知足」克服生活中種種困難,日常生活可得大自在!
最後殷殷提醒大眾:法鼓山是寶山,這個寶山更在你我心中,勸請大眾人人開啟心中的寶山!

(採訪/劉美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