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不斷地學習成長、奉獻 —洪靜華菩薩

不斷地學習成長、奉獻

專訪榮譽董事洪靜華菩薩

2022年12月5日下午,新北市的天空一片灰濛,路上的行人都瑟縮著身體前行;此時,在法鼓山新莊分會裡,空氣中正洋溢著洪靜華師姐沖泡的溫暖茶香。古諺云:「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又云:「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幹。」這也是靜華師姐一生的寫照,她就是在不斷地學習成長、奉獻中,譜寫出一首美麗的生命樂章。

靜華師姐出生於一個溫馨的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大,從小備受呵護,然因父親工作的關係,在她要參加初中聯考時,舉家搬遷至南部。那年正值初中聯考最後一屆,隔年實施九年國教,考量處於新舊學制過渡期,後來她被留在北部住親戚家繼續學業。從高中起,她開始養成獨立自我照顧的能力,白天上班,晚上上課,學以致用,工作的職務也從文書處理至生產企劃、原物料採購及人事財務的管理。

化感動為行動 隨緣奉獻
民國81年,靜華師姐在同事的邀約下,參加了法鼓山在新莊舉辦的一場聯誼會。在那次聯誼會中,她聽到地區開辦禪訓班的訊息,於是報名參加;禪訓班結業後,留在地區共修並參與各項課程與活動。
如今一轉眼已經過了三十多年,在學佛過程中,她也從一棵小幼苗逐漸茁壯成為護法鼓手,而她的學佛法寶是:「隨順因緣」、「做中學、學中做」、「奉獻自己、成就他人」。

早年法鼓山正在建設,龐大的建設經費需要十方大眾護持,靜華師姐有一次在農禪寺聽到師父說,他每個月都會對著登在法鼓雜誌上捐款者名字唸:「觀世音菩薩」聖號,內心非常感動,於是開始努力學習、奉獻。在地區的執事上,一路從擔任勸募會員到出任新莊辦事處召委、北四轄區副轄召,2023年又再度出任新莊分會召委。

回憶起法鼓山草創期,靜華師姐說:「剛開始組織尚在建構,運作還不完善,但信眾的行動力很強,祈望法鼓山順利蓋起來是大家的心願。」當時為了募款,地區舉辦過多場大型義賣會、惜福市場。菩薩們不僅把家裡的東西拿出來,也到處蒐集二手物品,加以分類整理。「舉辦活動前一天,為了保護攤位上的物品,還派義工到會場守夜。」

隨著歲月增長,法鼓山的護法組織逐漸完善,為了推廣「心靈環保」理念,也陸續舉多場大型「全民博覽會」,例如2002年在台大巨蛋、2003年在新莊體育館的全民博覽會都很盛大,參加人數都近萬人。靜華師姐說,雖然整場活動中她只參與一小部分,但她從旁學習到舉辦一個活動,不僅規劃需要構思縝密,執行細節更要面面俱到,才不會出狀況;另外,各組、各區,乃至與外部單位間的溝通協調及分工合作,都是活動圓滿成功的要素,而這些寶貴經驗都成為她往後舉辦活動的重要資糧。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新莊「博士的家」大樓倒塌傷亡慘重。當時新莊地區立即啟動救災機制,中午師父即到新莊關懷,靜華師姐有因緣跟著走全程。當天師父先到「博士的家」災難現場,接著到民安國小的災民收容所,隨後又轉往署立台北醫院,最後到了殯儀館。

師父沿途的慈悲關懷,讓靜華師姐印象深刻。其中最深刻的,是師父到達醫院就到每間病房逐一關懷,其中一間病房,進門就看到有一位中年男子半躺在病床上,滿臉滿身都是泥灰,表情木然;護理長跟師父說:「這位先生從昨晚進來後,到現在(下午)都無法開口講話」。師父於是靠近握住他的手,突然間,這位男士放聲大哭,然後娓娓道來,地震發生時他用身體護住兒子,卻看到一根大柱子倒向妻子,她當場頭破血流往生。由於他護住兒子,兒子僅腳受傷被安置在隔壁病房,師父於是安慰他說:「雖然你的太太已離開人間,但孩子沒有媽媽已經很可憐,不能再沒有爸爸,你一定要堅強起來,好好照顧兒子。」師父的慈悲關懷鼓舞了這位先生活下去的勇氣。

不會就學習,學習後走過去就能過關
除在地區擔任護法鼓手外,靜華師姐在信眾教育院也擔任不少悅眾任務。多年前,僧團為了讓大眾有系統地修學佛法利益,開設了佛學班、福田班、禪學班…等課程;靜華師姐在接受培訓後,也開始承擔班長、服務學長(後來改成關懷員)等不同執事。其中讓她印象深刻的,上林其賢老師精讀班的課時,由於精讀班三年,但上了半年課,就要開設佛學班,因此,林老師一邊上課、一邊培訓學長,如何護持班級、服務學員。擔任學長有一個重要任務是要回應學員的作業,而有些學員的程度可能比學長還高,這因而讓學長們頗有壓力。林老師也同時指導學長們,在回應作業時要以讚歎為主,不要加以指正,而這個方法也順利地讓學長們減壓。

靜華師姐說,在擔任班長時,常會碰到關卡,尤其是遇到高手林立的班級,有時會覺得很有壓力、很擔心,但一旦走過了,就會發現自己又過了一關,又成長了一些。所以「不會就學習,學習後走過去就能過關。」成為她勇於承擔的重要信念。

追隨聖者的腳步
靜華師姐也很懂得把握因緣,她曾經追隨師父到中國大參訪千年名寺古剎與歷代祖師道場;師父去香港及馬來西亞弘法,她也是團員之一;而到紐約東初禪寺及象岡道場參訪,她也沒有錯過。

參加聖蹟巡禮與師父海外弘法的活動,對靜華師姐學佛的信心影響很大。她回憶1996年那次到中國大陸佛教聖蹟巡禮,開始報名參加以為是去遊山玩水。雖然開行前說明會時,師父要大家以打兩個禪七的心情去朝聖;不過,成員們到了中國大陸,心仍很浮躁。三百位菩薩第一天到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在跪拜禮佛時,因為頭上沾黏很多塵灰碎石,因此,大家一起身就不斷擦拭。師父看了當場就嚴肅要求大家不准擦拭,並提醒大家要以恭敬心禮拜,於是菩薩們收攝起心來。之後每到一處禮拜起身時,都會看到很多菩薩灰黑的額頭上有小石子印上去的痕跡。以虔誠心、恭敬心朝聖讓很多菩薩感動落淚,並更加深自己與歷代祖師法脈的連結。在那次行程中,師父早中晚三餐都會開示,每天還會與不同桌的菩薩們用餐,輪到靜華師姐那一桌是在蘇州飯店用早餐,大家都很緊張不敢動筷子,但師父卻很親切的招呼大家用餐,還幫每個人夾蘇州小點心,師父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大家都很感動。

參加五百菩薩走江湖也讓靜華師姐有很深刻的體會,因為在參訪禪宗祖庭時,她強烈感受到當地的菩薩們求法若渴,而且寺院為了接待法鼓山這個團體,克服了種種困難,例如填土舖路、闢設停車場…等,因而成就大家能以法相會,也讓她感動,因此行程中有一天的聯誼晚會,靜華師姐發願要當榮譽董事,為法鼓山的建設盡一分心力。

以「報恩心」盡心盡力於現有的執事
在農禪寺開山農舍裡有一段智者的心光法語,讓靜華師姐非常受用,內容是:「在滾滾的大時代洪流中,如果不先立一個大志,不先有個精神的嚮往,作為安身立命的落腳點,那就只有隨波逐流的沒頂而去。」回顧自己這一期生命,靜華師姐很慶幸生活在安樂的時代,不像師父生長在兵荒馬亂、顛沛流離的年代。不過,個人生活上的小煩小惱還是常有,身心也常載浮載沉;因此,她認為,正確的信仰與發願很重要。所以她是以「報恩心」盡心盡力於現有的執事,以期凝聚團隊的力量接引、關懷更多的護法信眾,而這也將成為她重要的生命方向。

(採訪/陳如秋)

TOP